核心觀點
全麵覆蓋AI產業鏈,構建完整技術生態:反映人工智能產業的整體表現,涵蓋上遊(AI芯片、高性能計算)、中遊(雲計算、大數據、機器視覺、語音識別)及下遊(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多個關鍵環節。這種全麵布局確保指數既能捕捉AI基礎技術突破,又能受益於智能化應用的市場擴展,形成完整的科技生態閉環。
行業布局均衡,技術驅動與商業化並行:指數成分股涵蓋多個高科技行業,其中計算機(12家)和電子(11家)占據核心地位,此外還覆蓋機械設備、通信、家電等領域,充分反映AI技術的廣泛應用。從細分行業來看,半導體(10家)和IT服務(7家)構成產業鏈關鍵支撐,軟件開發、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專用設備、自動化設備等多個行業共同推動AI生態發展。這種均衡布局使指數既能受益於算力、算法和數據的技術進步,又能緊跟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的趨勢,實現長期穩健增長。
高成長性與市場領先表現:根據Wind一致預測,該指數2024-2026年營業收入將快速增長,預計分別達到741.56億元、859.36億元和1064.48億元,2026年同比增速升至23.87%,展現AI產業的加速擴張趨勢。同時,歸母淨利潤也大幅提升,預計2025年增長69.13%,2026年維持36.87%的高增速,顯示出行業的高盈利彈性。市場表現方麵,自2023年以來,該指數累計收益率69.14%,遠超科創芯片指數(49.32%)和中證人工智能指數(37.44%),並在2025年初AI板塊反彈行情中強勢拉升,鞏固了市場領漲地位,展現了人工智能賽道的投資價值和成長潛力。
AI技術突破與市場熱點共振,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近年來,全球AI技術飛速發展,大模型的突破推動了產業的爆發式增長。近期DeepSeek-R1模型憑借優勢、高效率的優勢,引領AI應用進入“安卓時刻”,AI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加快。AI手機、AI電腦、AI服務器等產品需求大幅增長,預計到203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3.68萬億美元。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形成合力,中國正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快產業布局。人工智能正從走向實驗室大規模商業化,未來將深度賦能各行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純度主題投資:相較於科創芯片指數(側重半導體)或中證人工智能指數(行業配置較為分散),科創AI指數在半導體與IT服務之間實現均衡布局,兼顧技術壁壘與成長彈性。此外,科創AI指數成分股普遍具備較強的技術壁壘和競爭優勢,企業多擁有自主可控的技術路線,符合國內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的大趨勢,契合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長期發展戰略。
人工智能ETF科創:近期DeepSeek-R1技術突出推動AI應用擴展,巨頭接入助推產業鏈需求爆發,科創AI指數成分股受益顯著。建議關注:廣發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588760.OF),短期市場情緒+盈利共振推高基金表現,長期政策支持與AI滲透將驅動持續增長。
風險提示
海外降息不確定風險;特朗普新政策不確定風險;地緣因素擾動風險;市場情緒不穩定風險;國內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預期風險。

正文
一、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
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代碼:950180.CSI)反映人工智能產業整體表現,其精選30隻市值較大且業務涉及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和應用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指數成分股覆蓋了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上中下遊,包括上遊的專用計算芯片、高性能計算機等基礎資源,中遊的雲計算、大數據、機器視覺、語音語義識別等技術支持,以及下遊的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應用領域。

(一)行業生態閉環
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的成分股涵蓋多個行業,其中計算機(12家)和電子(11家)占據了指數的核心地位,此外機械設備(4家)、通信(2家)和家用電器(1家)入選。從二級行業來看,指數的成分股重點布局於半導體(10家)和IT服務(7家);軟件開發(3家)、計算機設備(2家)、通信設備(2家)入選。與此同時,專用設備(2家)、自動化設備(2家)、光學光電子行業(1家)與小家電行業(1家)入選。整體來看,該指數的行業構成突出了AI行業的發展重心,即以算力、算法、數據為核心,同時向多個下遊應用場景擴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技術生態閉環。這種均衡的行業分布,使得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既能夠受益於AI技術的底層突破,又能夠緊跟智能化應用的商業化落地。

(二)盈利預期強勁
按根據Wind一致預測,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在2024年至2026年的營業收入將持續快速增長,預計分別達到741.56億元、859.36億元和1064.48億元,展現出人工智能產業的強勁增長勢頭。從增速來看,2025年同比增長15.89%,2026年增速進一步提升至23.87%,表明行業整體進入加速擴張階段。
在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指數的盈利能力也顯著提升,預計2024年至2026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78.56億元、132.87億元和181.86億元,展現出極強的盈利修複與增長能力。特別是2025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9.13%,2026年增速仍維持在較高水平36.87%,顯示出人工智能行業的高成長性和高盈利彈性。

(三)市場領先表現
自2023年以來,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在多個市場階段展現出顯著的超額收益,累計收益率長期領先其他主要指數。截至2025年2月6日,科創AI指數累計上漲69.14%,顯著高於科創芯片指數(49.32%)、中證人工智能指數(37.44%)以及(-0.74%)。其中2025年初的AI板塊新一輪反彈行情中迅速拉升,再次確立市場領漲地位。

二、掘金AI全產業鏈
(一)高純度主題投資
科創AI指數精準覆蓋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環節,形成從底層硬件到終端應用的完整生態閉環。指數成分股涵蓋AI芯片(、)、雲計算()、算法()及終端應用(),實現“硬件+軟件+應用”的高效協同。
從成分股視角來看,AI芯片作為人工智能的算力核心,決定著模型的計算效率和能耗優化,而寒武紀作為國內領先的AI芯片企業,在通用AI計算領域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中科星圖則專注於遙感AI分析,其芯片及算法廣泛應用於地理信息智能處理。雲計算提供強大的數據存儲和計算支持,優刻得作為國內首家獨立上市的雲計算公司,為企業提供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解決方案,助力AI算力的高效調度。在算法層麵,雲從科技作為國內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的領先企業,依托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在智慧城市、金融風控等場景中發揮核心作用。而在終端應用環節,螢石網絡通過智能家居、安防監控等場景,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轉化。整體來看,該指數覆蓋了AI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既保證了底層技術的突破,又確保了上層應用的市場拓展,使其具備完整的科技閉環邏輯,為投資者提供高成長性的標的組合。

科創AI指數在主題投資的純度與均衡性之間找到了平衡點。相比於科創芯片指數(絕大部分配置半導體)或中證人工智能指數(行業配置較為分散),科創AI指數在半導體與IT服務之間實現均衡布局,兼顧了技術壁壘與成長彈性。半導體行業雖然是人工智能的底層基石,但單一行業配置可能麵臨周期性波動,而IT服務行業的快速增長則為指數提供了長期的成長動能。
此外,科創AI指數的成分股普遍具備較強的技術壁壘和競爭優勢,企業大多擁有自主可控的技術路線,符合國內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的大趨勢,契合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長期發展戰略。因此,科創AI指數不僅是一個高純度的AI投資標的,同時也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兼具技術含量和成長潛力的投資機會。

(二)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1.DeepSeek-R1模型低成本、高效率,AI產業迎來“安卓時刻”
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AI)技術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大模型領域,技術的迭代速度令人矚目。從2023年初至今, AI大模型在短短兩年內實現了多輪升級,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其中Deepseek發布開源模型DeepSeek-R1。數學/編程/推理能力接近OpenAI的o1模型,但API調用成本僅為其2%。DeepSeek APP上線20天日活突破2000萬,已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AI應用。

DeepSeek-R1模型的推出,標誌著AI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該模型以550萬美元的低訓練成本和開源策略,顯著降低了企業應用AI技術的門檻。未來中國有望引領全球AI產業發展,推動AI應用、AI端側落地加速,AI應用開發迎來“安卓時刻”,即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關鍵轉折點。
2.AI技術的商業化落地
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在多個領域的商業化應用逐漸加速。從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到、雲計算,AI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各行各業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AI手機、AI電腦等智能設備的出貨量和市場占比持續提升,成為推動硬件設備更新換代的重要動力。AI服務器作為支撐AI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其市場需求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AI技術應用於數據分析、智能決策和自動化流程優化等領域,進一步推動了AI服務器的需求。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預計2024年全球AI服務器市場規模達到40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全球AI市場規模已達6382.3億美元,預計到2034年將增長至約36804.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9.1%。AI技術的普及帶動了硬件設備的更新需求,AI手機、AI電腦、AI服務器等產品的出貨量和市場占比持續提升,為相關行業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3.政策支持與產業發展的協同效應
在政策加持和技術突破的雙重推動下,AI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各國政府通過製定相關政策、加大研發投入和推動產學研合作,為AI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例如,美國政府通過《國家人工智能倡議法案》,加大了對AI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歐盟則通過《人工智能法案》,為AI技術的倫理和安全使用提供了法律框架。
國家大力支持AI產業的發展,將AI產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人工智能+”列為重點任務,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地方層麵,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紛紛推出具體行動計劃。北京市發布《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年)》,計劃到2025年底形成3-5個自主可控的基礎大模型產品、100個行業大模型產品和1000個行業成功案例,重點圍繞機器人、教育、醫療等領域實施標杆性應用工程。上海市發布《促進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行動方案(2024-2027年)》,聚焦AI在製造業中的應用,推動工業大模型發展,計劃到2027年打造不少於100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台。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正式印發《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若幹措施》,發布近200個“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並加快建設算力基礎設施,推動AI產業規模同比增長35%。
AI技術正處於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關鍵階段,產業生態加速完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在技術創新、政策扶持和市場應用的多重驅動下,AI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爆發式增長,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進入智能化新時代。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和產業布局的深化,AI將深度賦能各行各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三)人工智能ETF科創
近期,DeepSeek-R1等技術突破進一步強化了AI行業的投資邏輯,推動AI模型成本降低、應用場景加速擴展。英偉達、微軟等巨頭接入該技術,帶動國內AI芯片、雲計算、軟件開發等產業鏈需求爆發,直接利好科創AI指數成分股。市場反應強烈,2025年2月優刻得、等成分股連續漲停,驗證了該指數在AI產業催化期的高彈性。此外,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科創板“硬科技”屬性與AI產業趨勢高度契合,進一步強化指數成長潛力。
建議關注:廣發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588760.OF)。該ETF跟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指數成分股形成完整的“硬件+軟件+應用”閉環布局。此外,其采用完全複製法,跟蹤誤差控製在2%以內,確保緊密貼合指數表現,並通過轉融通業務增強收益,為投資者提供更高效的投資體驗。短期看,市場情緒及盈利預期共振有望持續推高基金表現;長期看,AI技術滲透與政策支持將推動基金持續成長,適合投資者參與人工智能行業的長期成長。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基金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其股東背景強大,包括、、香江投資等知名企業,確保了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穩健運營。截至2024年底,目前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已達13954.45億元,在資產管理規模上穩居行業前列。在業務布局上,廣發基金覆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與養老金管理、專戶管理、海外投資及跨境投資等多個領域,為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服務。其投資管理體係實行“投資決策委員會+基金經理負責製”,結合“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確保科學決策和穩健增長。同時,公司建立了嚴謹的風險控製體係,保障投資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三、風險提示
海外降息不確定風險;特朗普新政策不確定風險;地緣因素擾動風險;市場情緒不穩定風險;國內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預期風險。
标签: 尚赫“關懷自立媽媽”係列產品公益性即將開啟新的篇章2021年聚好全世界財務報告:總營業收入1.7億美金,業績提升76.4\%不老傳說,繁榮將來:寶健26周年紀念生日慶典活動佳萊科技熊星空:增加產品研發智能製造係統淘搶購雙12年終品牌盛典招商規矩:家裝大件產品須包配送
评论列表
激情四射的巴西裏約奧運會已經開始了,這幾天,在網絡上都能聽到唱作人金子喬的奧運歌曲《YES I CAN》,為中國的奧運健兒們加油打氣。而記者也發現,唱作人金子喬的其他一些勵誌歌曲,播放的頻率也不錯。對此金子喬則覺得非常光榮。前天,記者電話采訪了金子喬。他表示,。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娛樂集聚地” 有很多粉絲對兩人的感情也很好奇,總是會問:馬天宇喜歡鄭爽? 鄭爽接管工作室微博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馬天宇微博下麵求互粉,而馬天宇也在第一時間關注其微博。 鄭爽發微博感謝父母對其的愛護,稱對得起喜歡自己的人,心裏值。 而馬。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1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衛星移動通信係統首發星。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電由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研製的我國衛星移動通信係統首發星、被譽為中國版的海事衛星的天通一號01星,8月6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
安倍內閣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本月29日宣布,首相安倍晉三將在今年8月3日改組內閣,加速推動“安倍經濟學”政策。據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安倍內閣將於8月2日批準一項經濟刺激方案,隔天將內閣改組。。
發布會現場,新晉偶像男團ZERO-G的六位團員帶來活力動感的唱跳表演,更與他們的偶像“擎天柱”、“大黃蜂”互動頻頻,流露出小粉絲的神情。